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

——宁德市多举措助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来源:宁德市民族宗教局 时间:2020-11-18 16:33

  近年来,宁德市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谋发展,为各族群众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9年底,全市58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和6218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退出。

  一、产业壮大畲胞富足

  1989年1月,在宁德地区民委第七次委员(扩大)会议上,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列举了福安县民委挂钩扶贫过洋村种植巨峰葡萄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此后,挂钩帮扶少数民族乡村工作在闽东全面铺开。2012年开始,省、市各级进一步加大挂钩帮扶力度,对挂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给予民族乡财政倾斜支持。2016至2020年共落实中央、省、市民族资金约1.34亿元,用于支持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改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等。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宁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33个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

  多年来,宁德立足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引导民族村立足资源优势,培育、扶持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推动村寨形成蜜柚、水蜜桃、脐橙、巨峰葡萄等“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民族乡村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药材、林竹等一批特色产业,为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硖门、佳阳、盐田畲族乡的山上“绿色产业”、海上“蓝色产业”,水门、崇儒畲族乡的茶产业等,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金涵畲族乡的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乡村的水蜜桃、刺葡萄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二、造福搬迁畲寨更美

  多年来,针对民族乡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宁德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搬迁扶贫“造福工程”,因地制宜选择安置点,根据现实条件、群众意愿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搬迁至城郊、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或在公路沿线建设新村。

  “造福工程”实施以来,宁德异地搬迁安置少数民族群众6万多人,超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时,宁德市多年来累计投入少数民族乡村“五通”建设资金2亿多元,新建了一批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目前,全市9个民族乡和246个民族村全部实现通电、通水、通水泥公路和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宽带,实现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全覆盖,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也得到根本性改善。一串串数字,呈现出的是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画卷。

  三、文旅融合畲风更浓

  畲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文化的重要“闪光点”。因此,宁德市成立保护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畲族文化抢救、研究、保护工作,编纂出版《闽东畲族文化全书》,颁布施行《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这也是宁德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法,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畲族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在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构建传承平台上,建设中华畲族宫、闽东畲族文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在县、乡、村、民族学校建立畲族文化基础设施140多处,公布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30个,设立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中华畲族宫协会等10多家畲族文化研究机构,形成从市到村多层级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平台。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畲族非遗项目不仅涵盖了非遗十大门类中的9类,且级别高。拥有市级及以上畲族非遗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市级及以上的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0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22名;64个民族村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建设,试点村数和命名挂牌数均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宁德市持续举办全市性“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带动畲族乡村普遍开展“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畲族传统节庆活动和“桃花节”“葡萄节”等特色民俗活动,更是打响了一批畲族歌舞、畲族文化活动等畲族文化品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