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籽“芗”拥 同心筑梦
——芗城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来源:漳州市、 芗城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时间:2023-09-19 15:24

  近年来,芗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四个聚焦”,积极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浦南镇宏道村发展荔枝特色产业,畲乡群众喜获丰收。(资料图片)

 

  聚焦政治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 

  芗城区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核心、以组织引领为根本、以健全机制为保障,注重典型引领,凝聚奋进力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与各项重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网络工作责任制,明确基层民族事务联络员,加强社会化网格化管理,形成部门齐心合力推动,镇(街)村(社区)逐级响应联动、宣传教育全覆盖体系。 

  注重典型引领。在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工作,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等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成为芗城民族工作的亮丽名片。圆满举办“福籽同心爱中华”青少年学生主题演讲比赛,不断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聚焦共同富裕 助推乡村振兴 

  芗城区现有茶铺村、宏道村、松洲村3个少数民族村。近年来,芗城区以“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家园”为目标,坚持以“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制订“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项目规划,扎实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突出基础建设。天宝镇茶铺村多方筹措资金56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原则开展古民居建筑修缮保护,配套建设党建活动中心、畲族文化馆、卫生院、幸福院等,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茶铺村先后荣获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突出文化融合。浦南镇松洲村,拥有八闽第一书院——松洲书院,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畲族村特色资源,积极争取资金400多万元,实施立面改造、道路硬化和松洲书院提升等项目,有效扮靓乡村振兴底色。松洲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突出产业支撑。浦南镇宏道村,全村家家户户种荔枝,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该村立足荔枝产业特色,积极开展荔枝品种改良示范行动,引入“蜜橙香”“荔枝王”“琼A4”等优质品种,实现增产增收。宏道村被授予“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聚焦宣传宣讲 架起“连心桥” 

  芗城区结合实际,以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宣教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架起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加大宣传力度。统筹用好传统宣传载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题专栏,拍摄《福籽同心爱中华》主题宣传片,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0余场次,让民族团结清风吹入家家户户。 

  开展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福籽同心爱中华”“民族团结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累计近2万人次参加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增进文化认同。充分用好本土文化资源,采取“宣讲+文艺”模式,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活动,累计开展120余场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新桥街道联合漳州一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与藏族学生分享体验“欢乐糖画”“冰糖葫芦DIY”“巧手做香囊”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聚焦改善民生 画好“同心圆” 

  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芗城区坚持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开展文体活动。利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了解,增强民族认同。 

  搭建就业平台。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开辟就业经商阵地,拓宽就业渠道,推动金峰开发区企业吸纳少数民族员工就业。截至目前,吸纳少数民族员工200多名,维吾尔族、回族群众开办各类商业门店30多家。 

  解决入学难题。高度重视、协调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难题,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应入尽入。近年来,30多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顺利办理入学手续,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