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德市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以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窗口”为目标,出台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和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措施,帮扶民族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创收,全力推进闽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一、传承一项最宝贵的财富,深挖理论富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民族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市对县平安建设考核内容。持续完善落实由市领导挂钩9个民族乡、33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挂钩帮扶少数民族村的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落实挂钩帮扶资金5814万元,支持项目231个。二是加强思政教育。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纳入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计划。支持民族工作理论宁德研究基地开展课题研究,2021年以来,59篇民族类课题入选省委统战部人文社科项目。三是加强干部培养。对全市少数民族干部实行全员培训、分类实践锻炼。2021年以来,共提拔少数民族处级干部27名,选派少数民族年轻干部185名参加“四下基层”实践活动、35名到乡村一线挂职锻炼、552名参与重点任务。
二、聚焦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推进共同富裕。一是加大帮扶促“造血”。对民族乡村路网改造、文化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条件。2021年以来,完成46个民族行政村路网“单改双”、11个较大民族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在全市167个民族村设立标准化基层人社服务平台,1.8万户就业创业群众获金融授信23.27亿元。二是文旅融合促“循环”。推动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一批“摄影+民宿”“节庆+美食”“古村+文创”等经济发展新模式,开发推出畲族彩带、斗笠、乌饭等旅游商品,带动民族村村民、村财“双增收”。三是因地制宜促“发展”。支持民族乡村围绕茶业、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的“8+1”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2021年以来,建成6个省级畲药种植基地,有效培育出蕉城猴盾、霞浦半月里、福安溪塔等13个市级以上有产业、有文化的金牌旅游村,形成了虎头水蜜桃、九都黄精、赤溪白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
三、围绕一条最鲜明的主线,凝聚团结共识。一是突出创建水平。遵循“聚焦主线、严格标准、正面引导、注重实效、面向基层、突出示范”原则,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培育工作。2021年以来,评选挂牌市级基地28个,其中,福安畲族文化交流中心、福鼎市双华村入选省级基地。二是突出示范带动。支持先进集体与个人参与全国、全省示范申报,推动形成典型引路、比学赶超的良好风尚。2021年以来,福安市坂中畲族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蕉城区猴盾村党支部书记雷美凤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4个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个单位、8名个人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12个单位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重点单位”。三是突出氛围营造。线上建立“山海宁德·福籽家园”宁德市民族文化数字VR云小镇,线下健全“万屏联动”全媒体社会宣传机制,连续17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连续3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推动全市上下形成并长期保持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
四、建设一个最明亮的窗口,突显文化魅力。一是大力抓民族文化传承。设立畲族博物馆、文物馆、歌舞艺术传承中心等文化机构,培育非遗项目和传承人。2021年以来,全市新(改)建85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础设施项目,培育5个市级以上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培养1名国家级、5名省级、16名市级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二是大力抓民族文化保护。出台《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编制畲族文化保护项目名录。2021年以来,落实畲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1320万元,扶持项目64个;建成闽东畲族文献资料中心,存储文献资源57409件。三是大力抓民族文化创新。积极在影视、歌剧等艺术创作中融入少数民族元素。2021年以来,拍摄《这就是畲族非遗》系列纪录片并获得6个全国性、3个全省性奖项;舞剧《山哈魂》、音乐剧《畲嫂》、民歌《采茶歌》等一批畲族文艺精品多次亮相央视;承办福建省第十一届畲族文化节系列活动,全网传播量超1.6亿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