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海南岛最早的居民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7-07-24 16:33

黎族现有人口127735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在我国古籍中,西汉以前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就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黎”这一族称最早正式出现在唐代后期的文献上,唐末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就有“儋(州)振(州)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但普遍作为黎族的专用族称,则是在11世纪宋代以后才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黎”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黎族称汉族为“美”,意即“客”,他们以汉人为客人,自己则以土著自居。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哈”(过去作“侾”)“杞”(又称“岐”)“润”(过去汉称“本地”黎)“美孚”“赛”(过去称“德透”黎或“加茂”黎)等不同的自称,但在对外交往时一般都自称为“赛”,赛是其固有的族称。

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与汉族长期接触,大多数黎族群众都能说汉语,通用汉文。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均使用汉字,1957年党和政府曾帮助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海南岛地处亚热带,风景秀丽,四季常青。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如椰子、槟榔、剑麻、香茅、可可、咖啡、橡胶、油棕、腰果的主要产地,香蕉、菠萝、菠萝蜜、芒果等热带水果产量很高。铁、铜、锡、水晶、磷、钨、石灰石及石油、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还出产珍珠、珊瑚、玳瑁等珍贵的水产品。

源自古越

普遍认为,黎族从古代越族发展而来,与“百越”的一支“骆越”的关系较为密切。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南黎族聚居区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带有鲜明百越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文化,应同属一个文化系统。比如作为百越文化重要特征的铜鼓,明代以后海南岛就有出土。

古越人生活习俗上的许多特点,如断发文身、鸡卜、巢居等,不仅见于有关黎族的历史文献记载,甚至在海南黎族人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发现它们的痕迹。至今仍然存在的黎族妇女文身、白沙南开一带的干栏式船形屋、鸡卜等都是古越人的遗风。在婚俗方面,黎族和壮、侗等民族都有“不落夫家”的习俗,黎族的“玩隆闺”与壮族的“玩公房”、侗族的“坐妹”也有近似之处。

根据考古材料,可以推知黎族先民在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就定居在海南岛,过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使用石斧、石锛、石铲等工具,进行“砍倒烧光”的原始锄耕农业和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当时制陶手工艺已相当发达,石制、陶制纺轮说明人们已经掌握原始纺织技术。文献记载,南宋时,琼山县黎族妇女首领“三十六峒统领”王二娘是“黎之首也……二娘死,女亦能继其业”。清代文献中也曾记载黎族内部发生纠纷时,只要妇女出面干预或调解,就可以平息下来。

汉元封元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兵平定南越后,汉王朝正式在海南岛开始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唐代,海南的玳瑁、五色藤、盘斑布、香、糖、珠等特产受到中原人士的喜爱,输入中原地区。宋代,大量汉族人口因各种原因迁移到海南岛,促进了海南岛的开发和黎族社会的发展,沉香、槟榔、赤白藤、花梨木等特产也远销大陆。明、清两代,随着封建化程度不断深入,大部分黎族地区土地高度集中,田地、牛租和雇佣劳动的剥削已很严重,只有五指山腹地仍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共耕组织。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我国开放海口(当时称琼州口)为“通商口岸”。大量鸦片和棉纱、煤油等洋货充斥海南岛,黎族地区出产的牛只、益智和槟榔等土特产也被西方商人廉价掠夺出口,刺激了本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1923年具体设计了海南建省方略。1933年,广东省政府在海南成立“抚黎专员公署”,委派陈汉光为“抚黎”专员,真实目的虽在于“剿共”,但其开展的开辟道路、建立学校、开办实业、教授种植和手工业技术、移风易俗、黎汉通婚等工作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黎族地区的旅游业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快速发展。1986年1月,国务院宣布海南岛为全国7个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之一,天涯海角、五指山、三亚等一批景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蜚声海内外。1988年4月,海南省正式成立。

原始公社“合亩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农民普遍使用木耙耙田。种稻谷一年一熟的旱地较多,一年两熟的水田较少。一犁一耙,不重视中耕除草,很少施肥,每亩年产量仅有150斤左右。种“山栏稻”(旱稻)更加粗放,把山林砍倒烧光,戳穴点种,两三年后就丢荒,另择地烧垦。土地特别是水田的占有两极分化严重。据保亭什岭、乐东头塘、东方南叉3个乡1947年的调查:占总户数8.8%的地主、富农,却占有土地48.8%。但在原保亭、乐东、白沙三县交界的五指山腹地(今属五指山市),山高林深,交通闭塞,还保留着带有浓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合亩”制度。当时的合亩制地区有26个乡,1.3万多人,约占当时黎族人口(36万)的3.73﹪。

“合亩制”是黎族特有的生产和社会组织,本质是一种原始的父系家长制的家庭(家族)共耕合作组织。“合亩”是汉语的意译,黎语称“纹茂”,是“家族”的意思。过去一般叫做“翁堂沃工”或“翁堂打”,意思是“大家一起做工”或“大家的田”。从其本意看可能是一种较原始的血缘家族公社。一个合亩包括若干个家庭,各个家庭之间有血缘关系,以后逐渐有非血缘成员参加,合亩内的主要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由合亩统一经营,全体成员共同劳动,按户平均分配。

每个合亩有一个亩头,亩内其他成员就是亩众。亩头黎语称“畏雅”,意即“犁第一道田路的老人”,由辈分最长、年龄最大者充任。亩头是一个自然社会的领袖,除领导合亩生产和分配外,还对亩内或合亩与合亩间的一切重大事情负责,如处理和保管公有财产、亩内外纠纷和接收外来户等等,亩众一般表示服从。但没有强制权力,亩众可以主动提出分亩或退亩。分亩时,亩头照例可多分得一些田产。

随着剥削关系的产生与土地、牛只的自由买卖,合亩内各户以及合亩间生产资料的占有日益不平衡。与此同时,合亩内部产品分配方式也日益复杂。合亩内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或几户伙同进行生产,所得产品或出租土地、牛只所得的地租、牛租,归该户或几户所得,不归合亩分配。合亩集体生产所得归亩头分配,除扣种子、“稻母”(只有亩头一家人可食用,不得转让或出卖,但可用来救济亩内困难户)“留新禾”(收割前,亩头的妻子先割回十多把稻谷煮饭酿酒,亩头夫妻吃一天后,次日全合亩的人一齐来吃)“酿酒粮”(约数十斤稻谷,由亩头掌握,待插秧完毕后全合亩成员共饮)“公家粮”(数量不定,由亩头掌握,用作待客、成员结婚、盖房子等,有的用以救济亩内缺粮户)等外,余下的按户平均分配(有些地区也照顾人口)。在一些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的合亩中,亩头往往以各种借口多分一些稻谷。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这种原始组织正濒于最后解体状态。

打柴舞与黎锦

宋末元初,年幼的黄道婆飘零到崖州(今三亚市),当地黎族妇女教会她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纺织技术。40年后黄道婆返回故乡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把纺织技术传授给当地劳动妇女。她制成手摇搅车、粗弦大弓以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手能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大大提高了轧棉、弹棉和纺棉的工作效率,还在织成的被、褥、带、悦(巾)上作花、草、鸟、兽、折枝、团凤、棋局等图案花纹,光彩美丽,灿然如画。黎族妇女的纺织绣推动了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宋代时当地的苎麻一年可收4次,黎族妇女“工纺织,得中土绮彩,拆取五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所织“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至今仍流传的踞腰织机、白沙润黎的“人龙图”绣以及美孚黎“绞缬染”都是难得的民族文化遗产。

黎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各方言区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女子服饰),在历史上曾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在传统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男子传统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吊襜),部分美孚黎男子上衣与女子无多大分别。在哈、杞、美孚、润黎少数健在的老年妇女中还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文身习俗。

黎族餐食以大米为主,“山栏”香米是黎区特产。把生鱼、肉掺以炒米粉,加少许食盐,用陶罐封存制作而成的肉茶、鱼茶是黎家腌制的特色食品。

黎族人民的医药知识也很丰富,不少民间医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病情使用热敷、煽汗、火炙等治疗方法,对毒蛇、疯狗咬伤有许多特效药。黎族的节日与历法有密切关系,“三月三”是自古以来黎族民间悼念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和歌颂英雄的传统佳节。

黎族多同姓聚居,传统民居多是简陋的茅草房,在五指山腹地住传统的船形房屋,以竹木扎架,茅草覆盖,藤条或竹做地板,离地约半公尺左右。一般居屋是用竹条或树枝为墙架,外糊以泥土。

黎族传统社会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处在原始宗教阶段。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称为“道公”、“娘母”,他们一般不脱离生产,在需要时才主持送鬼、占卜等活动。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故事和歌谣如《大力神》《鹿回头》《勇敢的打拖》《甘工鸟》《五指山大仙》等,歌颂英雄,记录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事迹,描绘黎族的风土人情,表达了黎族人民的爱憎情感,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黎族人几乎人人都会唱民歌,把民歌当作自己的抒情工具,多能触景生情,出口成章。民间乐器有鼻箫、口弓、水箫、洞箫等。鼻箫用鼻孔吹奏,柔和低沉,宜于抒情。口弓用薄竹片或铜片制成,吹奏时用手指弹动弓片,节奏自由。水箫音色清脆,音量响亮。舞蹈有《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打柴舞》在地上摆设二根平行长棍,相距数尺,再由数人手执若干根木棍或竹竿,横架其上,分合击拍,舞蹈者跳跃其间。随着节奏的快慢,表演各种动作,情调爽朗活泼,气氛热烈诙谐,为广大黎族群众所喜爱。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张稚丹编辑整理,本版图片除标注作者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俞虹,摘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