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伊的互补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1-08-22 08:49
赵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精神文明载体是各民族的文化,而其中的宗教文化由诸多大小板块组成,其中主要有儒、释、道、伊4块。这4块虽大小各异,和而不同,但却能融会贯通,互补互济,共同构成有机的文化精神大系。
 
  儒家入世建功立业
  儒家思想是产生于汉族地区的本土精神信仰。由孔子、孟子创立的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强调在人世间为君为民建功立业。孔子读经学史,“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周游列国宣讲《论语》。孟子游说从政之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都是为国家而进取,进而追求入世的功名。后世许多儒将以为国分忧,为国捐躯,为国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目标,即成就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的“三不朽”,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精神伦理之追求。
  儒家重生命,重现世,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看做是生命的最高意义。但儒家不喜欢极端,致中和而达到中庸是至德,重古训尊先法,敬仰先辈圣贤。因此孔子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都强调人格操守高于物质享受,而精神不朽则是人生巅峰。后来张载的“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了儒家建功立业思想的最好写照。
  从孔子到孙中山,仁爱、自强,和而不同,一直是儒家进步思想的信条。自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汉唐宋元明清,一代代文人武将为了建功立业,不惜“青山处处埋忠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演出了一幕幕壮怀激烈的人生壮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满族入主中原后,大中华尤其是汉文化在满族心中实现了内置,康乾盛世对儒家思想是有坚持、丰富和充实的作用的。孔庙也是自元朝开始修建,至清朝终成规模的。明末清初回族之士刘智、王岱舆“以儒诠经”也对儒学思想有过重要贡献。至今,这种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精神仍在中华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继续得以发扬光大。
 
  道家出世顺其自然
  由老子、庄子创立的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逍遥自在。主张人要在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中达到身心自由。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原理来观照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力求一切都要合乎自然规律和面貌。老子的《道德经》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都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原始物质形态的“气”而成“形”(形态、形体)。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间最根本最高的原则“道”,就是以自然为法,从而自然无为的。
  《庄子·秋水》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道”的高度观照万物,就能平等地对待一切,包容一切。“以道观之”,就是以自然的角度审视一切,因此以自然观照人,就要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反对人为地轻视生命,因为人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灵之一。庄子又在《养生主》中宣传养生之道,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称,天地万物和我们同生于“道”,天地万物的气与我们的气相通,人的生命要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合一、相应协调,并与天地同长终。这些提倡无为、崇拜自然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与人共生共存的绿色环境,提倡低碳经济生活仍有借鉴意义。
 
  佛教重解脱,养心性
  诞生在公元1世纪的印度佛教从公元2、3世纪分几路传入中国的汉族和藏族、蒙古族、傣族、白族等地区,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潜心修持,以求从红尘凡世的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的苦恼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在的“涅槃”境界。
  佛教以解脱为本,重视普渡众生,解苦修身为“彼岸”来世,也给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儒道思想所没有的新鲜内容。公元4、5世纪佛教融入中华文化后,佛和儒的结合撞击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火花,其中,藏族、蒙古族、傣族、白族等都对中国佛教有过贡献,尤其是“兴于印度,昌于华夏”的汉传佛教的天台宗、曹洞宗、禅宗,更是从外境转向对人的内心的抚慰,对烦恼和痛苦的内心的探秘、转化和提升,以求得对人生的解脱和顺利登上理想来世的彼岸。佛教从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出发,认为人要从迷惘、烦恼和痛苦死亡之中解脱出来,就要有一种从人生此岸到人生彼岸的一套解脱的方法和途径,这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人生观提供了一种宗教性的精神依托。
  
     伊斯兰教重两世,积商德
  自公元651年开始,阿拉伯大食帝国的使节、商人、工匠陆续来到中国,也带来了刚刚兴起的伊斯兰教。公元9世纪,中亚萨曼王朝的王子来到中国新疆,在今阿图什建立了第一个清真寺。从此,大漠西迁来的回鹘人,也就是维吾尔族的前身也开始信仰伊斯兰教。从那时起,一千多年来,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除回族、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撒拉、东乡、保安。他们的精神信仰和文化意识及道德规范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也对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和外进的佛教文化有了互补性的填充。
  回族和维吾尔族通权达变,思想活跃,他们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中的又一财富。回族以商德为本,经商不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经商是为了行道,是为了现世和来世都能吉祥幸福(即回族人所说的“两世吉庆”)。回族千百年来培育的乐商积德、义利互济的回商精神,也融入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儒家因提倡积极入世建功立业而给无数想成为英雄豪杰之人以巨大精神鼓舞;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最终回归自然而不太看重功名利禄又给默默无闻者以精神支持;佛教关心人的愿望与现实之差和生老病死所带之苦可给人以心理慰藉和精神希望;伊斯兰教服务于人的商品需求并能给施舍行道者以“两世吉庆”来作为精神回报。可见,四家都有不同的精神信仰作用,都有相通互补的精神服务功能。
 
                                                                                            (《中国民族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