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典著作导读(上)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1-12-30 16:3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新中国成立前
加润国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认真读原著。事实证明,按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读原著,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最简单有效甚至是唯一途径。兹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经典著作,方便大家学习参考。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的经典著作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之一,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该文总结了德国资产阶级宗教批判运动的历史意义,提出了从宗教批判转入政治批判的新要求,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作了概括性论述,其中的许多格言警句被广泛引用。
2、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之一,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该文对宗教与政治、经济、民族、人权的关系以及观察宗教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作了概括性论述。
3、恩格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之一,写于1843年10月—1844年1月中,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该文对宗教的本质和根源以及宗教发展演变的规律作了概括性论述。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是马克思综合阐述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理论观点的一部未完成手稿,写于1844年4—8月,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节选)。该书稿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揭示了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秘密和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消除劳动异化从而消除宗教异化的原理。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这是马克思阐述科学世界观和宗教观要点的重要文献,写于1845年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该文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获得了崭新的哲学基础,标志马克思在世界观和宗教观上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是马恩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写于1845年秋—1846年5月,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节选)。该书稿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供了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并使它更丰富。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写于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该书论宗教的段落极精彩,高度概括了宗教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
8、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这是恩格斯总结德国革命经验的重要著作,写于1850年夏—秋,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该书将历史学的比较方法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宗教史学的奠基之作,对宗教在农民战争中的发展、变化、作用以及路德在农民战争中的两面性作了深入分析。
9、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这是马克思关于印度问题的两篇重要评论,前文写于1853年6月7—10日,后文写于1853年7月22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马克思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在宗教问题上的虚伪性,高度概括了印度宗教的特点。
10、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和《鸦片贸易史》
这是马克思关于中国问题的两篇重要评论,前文写于1853年5月31日前后,后文写于1858年8月31日—9月3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马克思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揭露了帝国主义对华战争的侵略本质和血腥暴行,也论述了中国宗教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11、马克思:《希腊人暴动》
这是马克思分析英国政府对土耳其统治下的希腊臣民暴动的态度的一篇通讯,写于1854年3月14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3卷。该文论述了伊斯兰教国家和东正教国家特别是土耳其和俄国的政教关系,指出了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于天主教和新教的主要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12、马克思:《宣战。——关于东方问题的历史》
这是马克思分析土耳其复杂的宗教关系和巴勒斯坦圣地问题上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的通讯,写于1854年3月28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3卷。该文揭示了中东民族宗教矛盾与领土争端相互交织的复杂性。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伟大成果,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在一起,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内容极为丰富,论述极为精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资本论》第1卷于1867年9月出版,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章论述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揭示了宗教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及其最终消亡的条件。
1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这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起草的宣言书,写于1871年4月中—6月中,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该书(包括恩格斯1891年写的导言)全面总结了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对巴黎公社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解决宗教问题的成功实践作了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15、恩格斯:《公社布朗基派流亡者的纲领》
这是《流亡者文献》中的第二篇文章,是针对法国布朗基派流亡者团体“革命公社”发表的宣言《致公社社员》而写的,完成于1874年6月,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恩格斯批判了法国布朗基主义的错误观点,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批判了他们在宗教问题上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阐明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开展无神论宣传的辩证关系。
16、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这是马克思晚年最重要的一篇著作,写于1875年4月底—5月7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马克思逐条批判了哥达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右倾机会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党对宗教的态度,即全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对群众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
17、恩格斯:《反杜林论》
这是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写于1876年9月—1878年6月,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该书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阐述了宗教的本质、根源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认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静待宗教自然消亡。
1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这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重要著作,写于1873年—1882年,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该书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物质基本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宗教有神论的认识论根源。其中《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两篇文章,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著作。
19、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
这是恩格斯专论基督教历史的著作,写于1882年4月下半月,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该文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宗教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原因,批判了资产阶级官方神学家在基督教历史研究领域散布的唯心主义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史学研究树立了典范。
20、恩格斯:《启示录》
这是恩格斯专论基督教历史的文章,写于1883年6—7月,最佳版本见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该文集中论述了基督教的起源问题,通过分析《启示录》这篇写于公元68年或69年1月的材料,重建了基督教创立初期的原始面貌。
2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这恩格斯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宗教观的重要著作,写于1886年初,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该书论述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问题,阐述了基督教在历史发展中不断适应社会的基本过程,阐述了宗教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所发挥的双重社会作用,揭示了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根源和规律。
2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
这是恩格斯晚年专门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英文版写的一篇重要理论文章,完成于1892年4月20日,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该文揭示了欧洲资产阶级从以唯物主义反对宗教神学转向以各种方式扶植宗教的历史过程和背景,揭示了现代宗教的基本社会作用和阶级根源。
23、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
这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基督教的重要著作,写于1894年6月19日—7月16日之间,最佳版本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该文科学分析了基督教产生的历史原因、演变过程和社会作用,是恩格斯论基督教的代表作。
24、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
写于1905年12月,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列宁主义宗教观,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该文揭示了宗教的根源和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政策。列宁指出,宗教是深受穷困和孤独之苦的人民群众所普遍遭受的种种精神压迫之一,这种压迫是社会内部经济压迫的反映。对国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情,任何人都有信仰任何宗教或者不承认任何宗教的自由,在公民中间不允许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权利不一样的现象。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宗教不是私人的事情。我们的党纲是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上的,我们要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宣传无神论。
25、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写于1908年4月,批判了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宗教观的攻击和歪曲,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战斗历程,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扎根,必然使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更加频繁,更加剧烈,而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方的科学“消灭”之后,却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列宁系统揭露了修正主义在哲学、宗教观、政治经济学和政治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分析了修正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阶级根源,指明修正主义是国际现象,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修正主义的思想斗争将是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战斗的序幕。
26、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写于1908年2-10月,是一部批判甚嚣尘上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著作,斯大林称之为“一部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集成”,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驳斥了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总结当时革命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认识论根源,为列宁主义宗教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7、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
写于1909年5月,在前述《社会主义和宗教》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列宁主义宗教观,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全面论述了工人阶级政党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对待宗教的基本立场和方针政策。列宁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宗教的基本态度,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态度的科学性,批判了在宗教问题上的无政府主义和机会主义这两种常见的基本错误倾向。
2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写于1915年,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重要篇章,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该文集中论述了唯心主义和宗教有神论的认识论根源,特别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29、列宁:《国家与革命》
写于1917年8-9月,是列宁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列宁在该书中批判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机会主义歪曲,指出:德国社会民主党随着它的日益腐化而来愈来愈机会主义化,愈来愈对“宣布宗教为私人的事情”这个有名的公式进行庸俗的歪曲,恩格斯故意强调“对国家来说”这几个字,目的是要击中德国机会主义的要害,因为德国机会主义宣布宗教对党来说是私人的事情,这样也就把革命无产阶级政党降低到最庸俗的“自由思想派”那班市侩的水平,这种市侩可以容许人们不信宗教,但是拒绝执行党对宗教有神论进行思想斗争的任务,恩格斯起来反对的就是这种对无产阶级革命纲领的完全背叛。列宁指出,德国社会民主党在1914年遭到可耻的破产的根源,就在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包括在宗教问题上。
30、列宁:《俄共(布)纲领草案》
该文写于1919年2月,是列宁为制定俄共(布)第二个纲领起草的文稿,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列宁在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1月23日颁布的《关于教会同国家分离和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的基础上,非常简明地概括了俄共(布)的宗教政策:无产阶级专政应当坚持不懈地使劳动群众真正从宗教有神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此就要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同时要注意避免对信教者的感情有丝毫伤害,避免加剧宗教狂。在这一著作中,列宁还专门撰写了俄共(布)党纲中宗教关系方面的条文。
31、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文献》
这是列宁1921年为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草案,最佳版本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41卷。列宁在5月18日对俄共(布)中央关于党纲第13条的决定草案提出建议:党纲在制定宗教关系方面的措施时“不要突出同宗教作斗争的问题”,“在加以种种特别限制的条件下,容许信仰宗教的但又确实正直忠诚的共产党员留在党内”,“同宗教作斗争的问题要提得更科学些”。
32、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
该文写于1922年3月,是列宁为党的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撰写的指导性文章,最佳版本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该文指明了党在哲学战线的工作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任务,强调共产党人应该始终不渝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种唯心主义思潮作不调和的斗争;应该积极宣传无神论,帮助人民群众摆脱愚昧无知。列宁要求共产党员在捍卫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同党外唯物主义者结成联盟。列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一方面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要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另一方面要求自然科学家努力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
33、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
该书是专门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编写的,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内容分上下两编,48万字。上编为“主要论点摘编”,分“如何认识宗教”和“如何对待宗教”两部分,以10万字的篇幅摘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问题的主要观点,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内容和科学体系。下编为“主要论著选编”,所选26篇著作集中了马克思(9篇)、恩格斯(9篇)、列宁(8篇)论宗教的主要著作。该书采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最新版本,是研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原著的首选工具书。
二、中国共产党人论宗教的经典文献
(一)新中国成立前
1、李大钊:《宪法与思想自由》
李大钊(1889—1927)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该文发表于1916年12月10日,阐述了政教分离原则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见《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下同)第1卷。李大钊指出:《天坛宪法草案》附加“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实质,是延续以儒教为国教的封建统治,限制人民的思想自由。政教相混乃是古代国家的通例,但现代国家必须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盖信仰一种宗教,乃在求一安心立命之所,出于人类精神上之自然的要求,非可以人为之力施以干涉也。”“抑信仰自由者,并任何宗教亦不皈依之自由亦括有之,稍涉迫胁,亦即非所以保障思想自由之道也。”“在欧洲,自我之解放,乃在脱耶教之桎梏;其在吾国,自我之解放,乃在破孔子之束制。”“故吾人对于今兹制定之宪法,其他皆有商榷之余地,独于思想自由之保障,则为绝对的主张。”
2、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该文发表于1917年2月4日,阐述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批判孔教”的革命意义,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述德国青年黑格尔运动“宗教批判”的革命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见《李大钊全集》第1卷。李大钊指出:“历稽中国、印度,乃至欧洲之自古传来之种种教宗哲派,要皆以宇宙有一具绝对理性、绝对意思之不可思议的、神秘的大主宰,曰天,曰神,曰上帝,曰绝对,曰实在,曰宇宙本原,曰宇宙本体,曰太极,曰真如,名称虽殊,要皆指此大主宰而言也。由吾人观之,其中虽不无一二叶于学理的解释,而其或本宗教之权威,或立理想之人格,信为伦理之渊源而超乎自然之上,厥说盖非生于今日世界之吾人所足取也。”“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历代君主,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而孔子云者,遂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矣。”“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3、李大钊:《非宗教者宣言》
该文发表于1922年4月4日,阐明非宗教运动的宗旨,见《李大钊全集》第4卷。李大钊指出:“信仰一种宗教,固然是他们的思想自由;不信仰一切宗教,亦是我们的思想自由。他们信仰一种宗教的人,可以有组织同盟、作他们的宣传运动的自由;我们不信仰一切宗教的人,亦有组织同盟、作我们的宣传运动的自由。我们反对宗教的运动,不是想靠一种强有力者的势力压迫或摧残信仰一种宗教的人们,乃是想立在自由的真理上阐明宗教束缚心灵的弊害,欲人们都能依自由的判断,脱出他的束缚与蒙蔽。信教自由,原是因为宗教互争的结果,没有全胜,祇有分立,弱小的宗教,乃以此为自存的方法。其实信仰自由,在宗教势力之下,只是一句空话,欧美诸国没有能够实行的。只有在人人的灵明都能脱出宗教的范围,看宗教为无足轻重的时候,思想自由,才能存在。我们反对宗教,正是为此,不但不是破坏自由,而且实在是拥护自由。”
4、李大钊:《宗教妨碍进步》
该文发表于1922年4月9日,是李大钊在非宗教同盟第一次大会上的演讲,阐明反基督教的原因,见《李大钊全集》第4卷。李大钊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基督教是最发达的,有最多的信徒,最大的势力,因此应首先反对这个最有势力因而流毒最广的基督教,随着必要也要反对佛教,或发动反对儒教和道教的运动。有的人说,基督教不是妥协性的,说基督在布教之初就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你们的。’这种使人安于贫穷的说教,是要使他们卑躬屈从,而人的本性是决不甘于忍受贫穷的。也有人说,由于基督教徒的宣传,富人也具有这种心情不就可以了吗?但是富人决不会无缘无故地来施舍他人的,这是不知人类本性的一种怪论。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看看资本主义是从何处发达起来的就可以完全明白了。资本家听了基督的‘富人进天国比骆驼钻针眼还难’的说教,就真有舍弃自己钱财的吗?大资本家难道不是顶多拿出一点与自身无关痛痒的微不足道的财产吗?所以宗教是向富人宣传廉价的妥协性的东西,它妨碍彻底探求真理的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巨大障碍,因而我们必须竭力加以反对。”
5、李大钊:《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
该文发表于1922年6月,驳斥一些人鼓吹宗教含有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论调,见《李大钊全集》第4卷。李大钊指出,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在本质上是相悖的。首先,“宗教是以信仰的形式示命人类行为的社会运动,宗教的信仰就是神的绝对的体认,故宗教必信仰神。既信仰神,那么心灵上必受神定的天经地义的束缚,断无思想自由存在的余地。”其次,宗教的成立多是由于消极的条件,如强力、身体、生命、品性、运命的缺陷等,可见“宗教本质全系不平等关系的表现,而欲依此实现平等的理想,恐怕很难了。”第三,“宗教的教义,多有以神为介而阐导博爱的精神的。但我很怀疑,没有自由、平等作基础的博爱,而能达到博爱的目的么?即如基督教教义中所含的无抵抗主义,如‘人批我左颊,我更以右颊承之’,‘人夺我外衣,我更以内衣与之’,‘贫贱的人有福了’,‘富者之入天国,难于骆驼之度针孔’等语,其结果是不是容许资产阶级在现世享尽他们僭越的掠夺的幸福,而以空幻其妙的天国安慰无产阶级在现世所受的剥削与苦痛?是不是暗示无产阶级以安分守己的命示,使之不必与资产阶级抗争?是不是以此欺骗无产阶级而正足为资产阶级所利用?资产阶级是不是听到这等福音便抛弃他们现世的幸福而预备入天国?这是大大的疑问。”
6、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该文写于1927年3月,其中记述了农民推翻封建神权的情况,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见《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1卷第12-44页。毛泽东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神权是指“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地主政权是一切权力的基干,党应该领导农民进行政治斗争,彻底推翻地主权力,并随即开始经济斗争,根本解决农民的土地及其经济问题。至于族权、神权、夫权的破坏,乃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胜利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若用过大的力量生硬地勉强地从事这些东西的破坏,那就必被土豪劣绅借为口实,提出“农民协会不孝祖宗”、“农民协会欺神灭道”、“农民协会主张共妻”等反革命宣传口号,来破坏农民运动。“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7、毛泽东:《寻乌调查》
该文写于1930年5月,在讲到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时分析了当地的宗教信仰与土地关系,见《毛泽东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调查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毛泽东将寻乌的地主分为公共地主和个人地主两种,又将公共地主分为祖宗地主、神道地主和政治地主三种,再将神道地主分为三级六种,即社、神、坛,庙,寺、观。其中,社、神、坛、庙属于民间信仰,寺、观属于正规的宗教信仰。社、神、坛是较初级的民间信仰,只有神灵而没有屋子。庙是较高级的民间信仰,既有神灵又有屋子。在这四种民间信仰中,社是最初级的,每个村子一个,都有会,是农民需要的;神和坛是比较高级的,凡有会的都有公田,是地主需要的;庙是最高级的,有少量田产,是地主和农民都需要的。此外,寺是和尚的,观是道士斋公的,都有大量的田产,是剥削厉害的地方。这一调查分析,对于全面认识中国东南地区传统的信仰结构和宗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1931年11月通过,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其第十三条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真正的信教自由的实际为目的,绝对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一切宗教不能得到苏维埃国家的任何保护和供给费用,一切苏维埃公民有反宗教的宣传之自由,帝国主义的教会只有在服从苏维埃法律时,才能许其存在。”这一宪法规定,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问题实际的科学结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政策,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宗教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9、《关于喇嘛和喇嘛寺暂行条例》
这是中央红军1936年4月在川康藏区道孚县制定的一个宗教事务方面的法令,充分反映了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原则。条例共10条:(1)保护喇嘛和喇嘛寺以及经书佛像。(2)喇嘛寺土地不没收,可以出租。(3)信教自由。不得强迫信教,已当喇嘛的可以还俗,并可分得土地。(4)喇嘛寺不得干预政府行政,但喇嘛个人有参加政权的权利。(5)喇嘛有外出念经自由,但报酬得由群众自愿。(6)喇嘛及喇嘛寺有经商自由,但不得用大斗小秤与高利盘剥。(7)喇嘛寺及喇嘛之枪支,必须在政府登记,领取使用证。(8)喇嘛修理寺庙及举行斋醮时,不准派差、派款或估要财物,但群众自由乐捐,政府不禁。(9)法律面前无论僧俗一律平等,喇嘛犯法一样依法处理,执法之权属于政府。(10)喇嘛寺堪布由喇嘛寺全体喇嘛公推,经由当地政府呈请中央(博巴)政府批准授职。
10、毛泽东:《李达〈社会学大纲〉批注》
1937年5月出版的李达著《社会学大纲》,是中国共产党人撰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首次对宗教的本质、根源、起源、历史形态、发展规律、社会作用和消亡条件作了系统阐述。1938年1-3月,毛泽东在阅读该书时写下了大量批注,在李达论述的基础上高度提炼概括了宗教的本质、根源和演变规律,见《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李达的论述和毛泽东的批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已经有了中国化的表达方式。
11、《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
这是中央西北工委1940年4月制定的文件,集中阐述了伊斯兰教的特点、影响和双重作用,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提纲指出:“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不只是简单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原是兴起于反对异族侵略与内部压迫的环境中,它富有反抗的精神,教义中包含着社会的、文化教育的以至政治的制度之规约。回回民族由于自己的历史环境,至今牢固地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传统。伊斯兰教成了回回民族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与团结奋斗的神圣旗帜;但另一方面,它又成了回族文化发展与民族觉醒、阶级觉醒的障碍。回族内部与外部的黑暗势力就利用它来作巩固自己地位的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伊斯兰教实际的科学结合。
1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该文是毛泽东同志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稿,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宗教界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则,见《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的。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和宗教教义。”51年后,江泽民同志明确地将这一原则发展概括为“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13、新华日报:《共产党对宗教的态度》
这是1942年1月15日的《新华日报》社论,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政策。该文指出: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基于唯物主义的认识,基于科学的客观真理。但共产党人主张教会和国家分离,主张国家不偏袒任何宗教,绝不强迫别人遵从自己的信仰,这犹之别人不应强迫共产党人遵从他们的信仰一样,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各人有各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每个人有举行自己所奉行的这一种或那一种宗教仪式的自由,同时,每个人也有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而保持自己不信宗教的自由。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明文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之信仰自由权,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活动。为实践这些条文,在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敌后,对于信仰任何宗教的公民,不仅在法律上予以切实保护,而且在物质上给蒙、回教徒和基督教徒以实际帮助。共产党对宗教的这种立场是长期和一贯的。
14、解放日报:《在信教自由的旗帜之下》
这是1942年1月30日的《解放日报》社论,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团体的基本观点和政策。该文指出:我们对于各种宗教团体的政策是信教自由,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原则在宗教方面的具体适用。我们的统一战线,是不分党派,不分阶级,同样也是不分宗教信仰的。所谓信教自由,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信教和不信教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有他的绝对自由。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各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要尊重,不能有任何的轻视或破坏。为了完成抗日建国大业,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对于宗教方面的团结,是整个团结的重要一环。各种宗教团体,多有长久的活动历史,在人民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宗教中都有不少杰出的人才。对于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成立,他们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信教自由的政策,是团结和动员各种宗教团体的最好方法。只有在这种政策之下,才能消除各种宗派之间的成见,消除教徒与非教徒之间的隔阂,使他们把一切力量都用于抗战建国的事业中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