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信仰的文化力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4-11-30 14:17

   文化力作为精神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传承至今的民间信仰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积淀,是中华民族个性文化的集中展现和重要载体。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当正确处理民间信仰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积极释放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力量,努力使丰富的本土性“文化资源”变成优质的“文化资本”。

  

民间信仰的历史考辨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民间信仰长期广泛地存在于我国乡土社会,融入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普通民众精神世界的一种反映。据贾艳红对汉代民间信仰文化的考证,当时,民间信仰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生活的婚丧嫁娶、禳解治病,到经济生活的风调雨顺、祈求丰收,再到政治生活的出师征伐、争权夺利等,无所不在。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民间信仰起到了组织社会成员、调适个人心理、整合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在民间信仰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原生性、生活化以及存在状态的地域性、分散性等特点,始终与上层社会主张的精神信仰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历代统治都充分地认识到,民间信仰没有系统化的仪式、经典、戒律以及严密的组织系统和制度,并非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不会直接对统治秩序和政权稳定构成较大的威胁。而且,民间信仰面广量大,官方不可能对之各个击破。因此,历代统治者对祀典以外的民间信仰神祇及崇祀祭拜活动大多都采取了一种默认的方式。
   近代以来,随着一些人希望通过革除恶风陋习改造落后的国民性、开启民智,民间信仰最终被简单化为“封建迷信”而加以否定,延续了数千年的民间信仰文化全面断裂。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民间信仰也得到了迅速恢复,这应该是我们正面认识民间信仰的历史意义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必然。

  民间信仰文化的“力”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力,可以干预、引导、调节人的行为。我国的民间信仰文化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力”。
 道德力  民间信仰的核心是教化民众扬善弃恶。它以传说、故事、戏剧以及各种仪式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发挥着对人们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维系乡土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方面持续地发生着其特殊的道德力。
整合力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文化力量,既能以普遍的价值法则影响社会成员,又能以其基于非正式规则基础之上的软约束力量规范民众言行、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各地协调。它可以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矛盾的情况下,和正式制度并行不悖地影响乡村社会生活。例如,集体祭祀强化了民众的归属感和依赖感,祖先崇拜界定着乡村社会亲属间的责任义务……可以说,民间信仰文化发挥着社群整合的力量,并借社群生活的体验,维持了人际关系与天人之间的和谐。
消融力  消融,指对外部文化的消化、吸收及提升。民间信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能够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合不同质的文化于一体。几千年来,民间信仰从来没有被接纳为主流信仰,也很少通过文字传承,但它却依附儒、释、道,不断吸收中国文化的思想成果,充实、丰富、提高自己,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吸引力  民间信仰是一种根植于广大乡村普通民众中,最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神祇、仪式活动及其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精神与中国乡土社会有着天然的偶合,满足了乡村社会和民众对物质利益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渴求,所以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围绕民间信仰而展开的一系列习俗活动,已经成为联结过去和现在的一条纽带,这些活动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延展的重要载体。
生产力  传统民间信仰文化资源,如庙宇、仪式、舞蹈等,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人类进步痕迹,是具有重要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资源,具备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实践表明,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助于活跃经济,而且能促进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保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增强文化资源的成本意识与效益意识,保持其原生态,实现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力  和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我国民间信仰的广大信众儒道兼遵、佛道俱信,儒释并奉,或者按照自己价值取向的转变,在儒释道之间自由地变换信仰。多样的宗教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整体规范下和谐共处,民间信仰也具有了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可以说,无系统性和排他性、普遍呈现出“众神和谐”的景象,是民间信仰与域外各种宗教形态的不同之处。
微调力  由于客观世界和现实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偶然性,人们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民间信仰作为最亲近普通民众的本土化信仰资源,能通过对超自然力量以及彼岸世界的追求为人们提供一种安全感和精神慰藉。同时,民间信仰倡导的仁慈、宽恕及因果报应等思想,也能帮助民众消除愤懑和怨气,舒缓受到伤害的心灵。这些看似细微的调适对客观社会具有积极影响。
创新力  民间信仰文化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日趋完善,民间信仰在对自身不断的调整创新中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正是其对当代社会变迁的一种主动适应。民间信仰的许多庙宇组织了管理班子,初步走向规范化,并且在寻求合法性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这些创新与调适为民间信仰的发展找到了合法性基础。

生态力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生态系统退化得越厉害,那么自然系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被推至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的危险边缘”。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精神畏惧而衍生的民间信仰所具有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与当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有契合之处,必然会为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提供许多启示,并对和谐生态文化系统的形成、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建构和影响作用。
凝聚力  信仰活动总是与特定的人群联系在一起的。民间信仰通过群体性的祭祀等诸多活动,使人们产生了共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并升华为共同的信仰和意识,把一个个分散的个体粘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民族这种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着眼当下,民间信仰切切实实寄托着海外华人华侨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在客观上发挥着增进民族认同、促进祖国统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民间信仰文化力的重塑


   民间信仰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普遍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力”是自在的,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关键是这些“力”被如何看待和利用。可以说,对民间信仰文化力的重塑具有极大的挑战,因为让人们重新找回丢失的精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及民间力量、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民间信仰文化力重塑的主要路径有3条。
一是理性评估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营造一种宽松的信仰文化氛围。历史反复证明,“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信仰,是中国多民族文化史发展的固有基石或根源,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切不可简单从事予以忽略,至于有意鄙视它、嫌弃它,对于发展中国的多民族现代化,肯定是有害无益的”。至于蕴藏在其中的迷信成分,既可以通过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也可以通过再阐释进行语义转换,使其语用学价值最大化,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
二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规范和引导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发展。首先,政府应在尊重民间信仰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理与积极引导并重的原则,积极建立民间信仰活动与社会行为的规范机制,以及权责明晰、运行协调的管理组织,使民间信仰依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时俱进。其次,政府应把握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积极倡导多元文化的融合,建立民间信仰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协调运转的机制。再次,政府应坚持分类指导和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合理利用和转换机制,以及民间信仰文化力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机制。在民间信仰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契合中,公益事业、经济交流、娱乐消遣等是重要契合点。从各地实践来看,依托庙宇的民间庙会具有重大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承价值。福建等地的庙宇与老年活动中心合一的做法也是一种可供参考借鉴的方式。
三是焕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力”,为民间信仰文化力的塑造重建平台。几千年来,春节合欢、元宵观灯、清明祭祖、端午赛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民间信仰习俗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随着近代以来民间信仰文化整体的式微,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力难以充分释放。着眼现实,随着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传统节日内在精神的解读和宣传普及,使当代人理解和重视这些传统节日的内涵,并以此为平台和载体,让人们努力找回丢失的精神和力量。(《作者单位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转载自《中国民族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