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宗坛”龙虎山天师府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9-12-05 15:16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其势自仙霞岭逶迤而西,及应天山(即古象山)一峰独出,耸人云霄,复西绵延数十里,龙虎山伴二十四仙岩盘踞而在焉。其山与武夷山南北相背,又以白塔河地脉相连。地虽偏于一隅,而山水自为一方胜。 

  按照宋元以后道教的说法,龙虎山是正一天师道的祖师玄坛,代传汉天师张陵之教法,掌其教者世袭天师名号,称“嗣汉天师道”。元以后掌理正派三山符篆,所以又称作“正一宗坛”。因为是祖天师玄坛,所以便有了相应的传说。据说,祖天师张陵遍历名山,寻访修道胜境,抵鄱阳湖时,得仙鹤南飞为导引,因追寻其踪,最终驻足龙虎山,大爱其山色之秀丽,清溪之碧澄。至于究竟是山水之灵秀钟于人物而成其道化,抑或因其道化而令山水扬名世间,便于史无征而难悉其详了。在龙虎山嗣汉天师的道统确立以后,龙虎山之得名也与张陵相关联。说是张陵在此山中修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改旧名云锦山为龙虎山,即今山内山外诸名胜,仍多与张陵传说有关。也有人说因山状若龙盘虎踞而得名,道教以龙虎喻炼丹铅汞,所以又有龙虎现真形而神丹成就的传说。后来,张陵西行蜀中传衍其教法,创五斗米道。到第四代天师张盛时,复遵其父张鲁遗嘱,携祖传掌教印剑自汉中迁回“龙虎山祖师玄坛”,大开坛场,传道布教,其子孙时代居于此,是为正一天师道祖师宗坛。  

  龙虎山作为天师道之祖师宗坛,具有跨越时代的凝聚力。  

  宋元时,因张继先、张嗣成等人的相继弘扬,龙虎山嗣汉天师道逐渐发展为统一南方各地道教的大宗派。这阶段嗣汉天师道枝牵叶连,向各地广泛传播,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元初道士张留孙。元代南方形成以龙虎山为宗坛的正一道,与北方全真道相峙为迄今道教两大派别,实主要得力于张留孙以降“玄教大宗师”一系。而随着玄教大宗师一系对嗣汉天师道在各地的传播,龙虎山祖师宗坛的地位也就日益突出。  

  明朝也有诸多统治者尊崇嗣汉天师道,嗣汉天师中也出现了张宇初等很有学问声望的人物,为道门领袖,龙虎山作为正一派宗坛的地位更加巩固,其道观也得到大规模营修。明嘉靖年间,改宋演法观为正一观,同时进行大规模扩建。到清初再经两次修复,营葺鼎新。但延及抗战后期,全部建筑毁于火灾,只剩残桓断壁。  

  近年来天师府几经修葺,现已成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