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促进民族乡村实现共同富裕丨调查研究
来源:中国民族报 时间:2023-05-29 09:24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地区发展,强调“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殷切嘱托要“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接力奋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福建省有19个民族乡、571个民族村(含2个社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12.15万人。由于历史、区位等原因,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民族乡村变美、村民变富、文化变活、保障变好、名片变亮、后劲变足,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站在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起点。

  民族乡村发展如何?有哪些经验做法?还存在哪些差距不足?下一步如何解题?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深入民族乡村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梳理摸排,综合分析研判,剖析问题症结,研究对策建议。

  ▲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年产量超过1000万袋,年产值突破2亿元。图为村民在菇棚内采蘑菇。新华社发

 

福建民族乡村发展的经验做法

  抓基层强基础,党建引领是核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创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通过建立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机制、领办合作社、发展“种养加”等方式,带动一方群众致富。

  抓帮扶建机制,政策支持是关键。从1998年开始,福建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省直有关单位挂钩帮扶民族乡发展,此后将挂钩帮扶民族乡发展政策延伸到民族村,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2012年,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五条措施的通知》,明确省财政、挂钩帮扶单位和民族乡所在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每年给予每个民族乡帮扶资金总计不少于400万元,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带动民族乡村发展。

  抓发展蓄动能,产业项目是重点。通过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等,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类项目,有力带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抓合力广动员,社会参与强助力。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技术、送知识、送服务,慰问困难群众,帮扶就业创业,助力民族乡村发展。

  抓文明带乡风,团结进步氛围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滋养人心、温润人心,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氛围。

促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处处能感受到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心向党、心向民族复兴的真挚情感,也梳理出民族乡村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整体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文化挖掘、人才队伍、要素保障等方面。这些短板引发资金、技术、产业、项目、人才等要素进不来、留不住等“连锁反应”,导致“输血—造血—活血”的脉络还未完全畅通、“市场—技术—资源”的路子还未完全打开、“项目—资金—效益”的循环还未完全形成、“政策—制度—治理”的环节还未完全理顺等问题。对此,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围绕完善挂钩帮扶机制、增强“造血”功能等进行系统谋划。

  贯穿一个“帮”字,完善帮扶机制。挂钩帮扶民族乡村工作机制实施20多年来,已成为民族乡村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要进一步完善挂钩帮扶机制。

  一是编制规划方面,要坚持规划引领,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和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加强民族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宣传指导和服务,细化乡村规划编制,探索完善“多规合一”等方式,推动民族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有机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支撑。

  二是产业项目方面,按照帮扶产业项目比例占70%以上的要求,重点扶持民族乡村发展畲医药、民族文创、文旅等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三是模式创新方面,明确现有每个挂钩帮扶单位除挂钩1个民族乡外,再挂钩联系1至2个民族村;推动企业实施“福籽同心工程”,挂钩联系民族村;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与民族乡村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探索实施“以校带乡”“以院带村”“以班带社”的三级帮扶模式。

  彰显一个“融”字,促进融合发展。坚持借势借力,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带动民族乡村发展,充分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促进各要素高效集聚、充分涌流,为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融入市场竞争,积极协调人社部门、人才市场等,构建涵盖民族乡村的人才市场、就业创业市场。发挥落户民族乡村的39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网平台进村,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提高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帮助民族乡村群众闯市场、促增收。

  二是融入区域发展,支持各地立足实际,采取跨村联建、连片打造等方式,加快融入区域发展。结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遴选一批交通便利、历史底蕴厚重、生态优势突出、文脉特征明显的民族村,引入专业团队、成立跨区域“民族乡村旅游联盟”,支持民族乡村参与区域产业发展,扩大“双向开放”,做大做强文旅等产业。

  三是融入城镇化,积极探索建立民族乡村人口流向城市的服务管理体系,有序引导群众适应城市、融入社区。建议充分立足福安市辖区拥有1个畲族经济开发区和坂中、穆云、康厝3个畲族乡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坂中样本”等梳理研究,精准施策,支持打造福安市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民族乡村实现共同富裕闯出新路、提供经验。

  突出一个“特”字,发挥独特优势。针对部分民族乡村出现的规划雷同、产业相似、“千人一面”现象,要将民族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比较优势、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的路子。

  一是挖掘特色资源,支持民族乡村挖掘医药、刺绣、民歌、传统手工艺等特色资源,形成一批“畲字号”“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

  二是培育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畲族医药传承保护发展行动等,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三是发挥福建侨乡多、侨胞多、海外和台港澳同胞多的优势,开展“山海合作”,积极引入民营企业、商会、产业资本等资源,向民族乡村一线辐射,促进民族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一二三产业发展。建议在打造福建省首批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示范乡基础上,支持民族乡村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扩大“双向开放”“双向开发”,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民族乡村。

  围绕一个“数”字,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加快融入“数字福建”建设,推动民族乡村发展走上“数字化跑道”,实现“换位超车”。

  一是搭建民族乡村群众“创新创业创造云平台”,联合相关部门以“中央厨房”的理念,整合人社、高校、市场、技术等资源,开发民族政策解读、市场信息发布、就业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子板块。

  二是推进“云上民族村寨”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等,畅通民族乡村产品产销渠道,在试点基础上持续发力,力争“十四五”期间所有民族乡村建成“云上民族村寨”。

  三是开展“云上千人大培训”,帮助民族乡村群众开拓视野、掌握技能,提高创新精神、创业素养、创造能力。建议支持实施民族乡村“数赋工程”,进一步整合实施“云上民族村寨”“创新创业创造云平台”等项目,全方位提升民族乡村数字化水平,让民族乡村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强化一个“治”字,提升治理水平。集中精力抓好基层治理,将有效治理转化为发展效能。

  一是提升党建引领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队伍,抓好驻村第一书记、党员骨干、科技特派员、致富带头人等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延伸基层组织建设链条,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项目一线,更好了解诉求、服务群众、解决困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二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注重“一村一韵”,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和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保护,挖掘历史底蕴、彰显文化魅力;开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三是关爱“一老一小”,统筹城乡教育、医疗资源,支持民族乡村开办“四点钟学校”“老年食堂”“老年服务中心”“爱心超市”等,帮助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建议针对民族乡村出现的人口外流、“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及早研究谋划,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