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玄奘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其实是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
当年的玄奘,到印度求法,向西一路过去,走的就是丝绸之路。
从跋禄迦往西,玄奘翻越凌山,到达了素叶水城(又称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这里也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诞生地)。玄奘在这里见到了西突厥的叶护可汗。他由此继续向西行,经过千泉(在今吉尔吉斯北境内)和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的江布尔城),再折向西南。经过赭时(今乌兹别克的塔什干)、飒秣建(今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等国,过铁门关,到达覩货罗故地(在今阿富汗北部境内)。这一段行程,则在中亚地区丝绸之路的范围之内。
从北印度往东南,玄奘最后到达了中印度。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是当时印度乃至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最著名的佛教学术中心。玄奘从中国出发,历尽艰辛,要去的就是这个地方。
玄奘从中国往印度去,每到一个地方,或是向当地的高僧学习,或是与当地的僧人交流切磋,提高自己佛教方面的学问。玄奘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例子:玄奘在高昌,曾经为高昌的国王和僧俗大众讲说《仁王般若经》,时间前后一个月。他到了屈支国,又与当地僧人木叉毱多互相辩论。玄奘越往印度去,这样的例子就越多。
玄奘在那烂陀留学,可以说是求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玄奘在那烂陀前后十余年,跟随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同时还学习佛教以及佛教以外的一些经典。他学习成绩优异,最后成为那烂陀当时最精通佛教三藏的十位大德之一。那烂陀寺的客僧主僧,最多时有万人之多,玄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王邦维教授为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部委链接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八闽民宗链接
其他友情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0000059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55
闽ICP备11013389号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2号楼邮编:350001总访问量:15362731
主办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承办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