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依法规范管理,促进和谐寺观建设
——沙县天湖净寺规范化管理主要做法
沙县天湖净寺位于福建省沙县夏茂镇南十五里的凤凰山上,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寺院用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有比丘尼136人。天湖净寺四面环山,青松翠竹,朝则初阳喷薄,暮则霞光万道,俯视云海,犹如烟雾迷蒙之湖泊,故名“天湖”。在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活动以来,该寺始终按照上级统战、民宗部门的要求,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国法与教规相统一,把和谐寺观与“平安建设”创建相融合,加强寺院管理,努力在提高教职人员队伍自身素质,在净化人心、和乐人民、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主要做法是:
一、重视政策学习,提高爱国爱教自觉性
天湖净寺始终把僧众政治思想教育、争当合格僧人作为爱国爱教的重要抓手,坚持政治学习教育与弘法、学法相统一,着力培养僧众关心时事,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十余年来,该寺结合“政策法规学习月”“宗教慈善周”“升国旗”等活动,组织僧众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有效提升全寺僧众的法律意识,打牢思想基础。同时,多次派出僧众、执事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通过学习,加强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与社会发展形势的了解,提高了僧众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严格遵守政策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的自觉性,牢固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意识。
二、坚持制度建设,完善寺院管理
该寺院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做到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结合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财务物资、治安消防、卫生防疫、文物保护、基建维修、僧众管理等方面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执事和各堂口的工作职责,把寺院的财务、后勤、基建、保卫、接待等具体寺务逐一落实到人,有序地开展全寺的各项事务管理。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定期清理周边环境、卫生死角,加强寺内的环境绿化美化,力求古朴、清净、庄严。
三、加强道风建设,突显佛教丛林特色
为树立佛法的正知正见、匡正社会人心,该寺始终秉持“以儒学完善人格,以戒律成就僧格,以念佛回归净土”的修学理念,全寺僧众日常早晚课诵、过堂用斋、禅修打坐依照丛林规矩,做到冬参夏学,树立正见,坚定信仰。寺院开办了“天湖觉院”,设立四个学习班,次第开设儒学、戒律、佛学教理、净土教法等多门学科。寺院连续六年坚持举办“关爱母亲、弘扬孝道”活动,在寺院僧众的带领下,“关爱母亲”公益宣传活动人数不断壮大。十几年来,每年母亲节都有上万善男信女加入“朝拜母亲”活动,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崇尚孝道注入正能量。主持法师坚持为全寺住众授课,提倡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传统中医、书法等知识,同时依规礼请海内外大德法师来寺讲学。为回馈社会、匡扶人心,寺院开设居士学习班及举行大型的居士培训法会,大力推行“孝行”,弘扬传统文化,旨在教导信众如何正确在生活中运用佛法、利益社会。
四、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服务社会人群
慈悲济世是佛教优良传统,本寺在搞好自身管理和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扶贫救灾、搭桥修路、助残助学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2009年,由主持法师发起,以“日行一善,快乐365天”为理念,教育引导信众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提倡日捐一元,以轻松愉快的心智推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向前发展。十年来,年均收到捐赠约在20至50万元之间,到目前共收到捐款200余万元,重点用于救苦救难、扶危济困,助学助教,治病救人。如在2017年春节期间,我县大洛宝山村突遭火灾,该寺闻讯后第一时间派人赶赴受灾村庄,送衣送被送日常用品,安抚灾民。在此之前,该寺先后为汶川、玉树地震,东南亚海啸,沙县“6·18”特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祈福消灾,捐款捐物。在精准扶贫号召下,2016、2017连续两年为大洛昌荣少数民族村改善电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帮助他们脱贫奔小康捐款,充分体现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慈悲心怀,关爱民众、服务社会。
通过依法规范管理,沙县天湖净寺已然成为寺院丛林管理的典范,2012年,该寺获第二届全国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先进集体,受到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表彰,寺院培养的戒子为国内外佛教寺院输送了一批批合格僧才,为宗教中国化,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部委链接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八闽民宗链接
其他友情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0000059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55 闽ICP备11013389号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2号楼邮编:350001总访问量:{{siteCount}}
主办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承办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