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宿燕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情况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9-12-05 10:16

泉州宿燕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情况

 

自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以来,泉州宿燕寺始终把“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作为寺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落实省、市民宗部门关于创建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区民宗局的工作要求,结合寺院实际,坚持做好自检自查,按照标准开展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果。

一、构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区民宗局的要求,寺院住众成立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工作领导小组,由住持任组长,寺院住众为小组成员。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鲤城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转发省民族宗教厅关于2018年以“学习”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通知》的具体要求,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着力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睦,切实把创建活动与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水平相结合,与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相结合”为指导,着眼寺庙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一)建立规章制度。将区民宗局统一制作下发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等九项规章制度张挂上墙,并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教规教义、教内规定和办法等,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在教务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充实和完善,在寺务管理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做到以制度管事、管人、管钱和管物。

(二)加强日常管理。按照规定,寺院住众定时对各个殿堂进行考评和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以奖惩的方式,在月终时与当事人兑现并给予具体要求。至年末,寺务管委会对僧人当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并对今后工作提出计划和展望。

(三)加强财务管理。寺庙目前配备会计2,出纳1。管理方面,实现了总账会计、现金出纳帐分开。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认真落实区民宗局制定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会计制度》,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事,积极构建透明、廉洁的财务管理。

(四)加强寺务管理。对寺庙内各项工作的开展,注重资料收集、登记和整理,建立档案专柜,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指定专人管理档案,科学管理寺庙的档案。

二、树立良好形象,弘扬爱国爱教传统

(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爱国爱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泉州宿燕寺坚定不移的政治态度。从登记恢复佛教活动场所功能以来,我寺一直注重对教职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寺里不仅配有图书阅览专柜,还订阅了《泉州晚报》、《佛教期刊》《福建宗教》4种报纸和5种期刊,供寺众、信众阅览。

(二)教育道众学法守法。“学法知法守法”,是泉州宿燕寺强化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为保证在法治社会中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的精神,寺务管委会专门聘请专业人员来指导宿燕寺涉及社会事务时的相关行为。涉外宗教事务宿燕寺更加谨慎,时刻保持警惕,正确应对、处理宿燕寺涉及境外教职人员的宗教活动,抵制非法宗教组织和外国宗教势力的渗透。坚定持守,传播高雅文化和佛教有益社会的文化精神,规范办寺,杜绝非法宗教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在寺内传播。宿燕寺主动防范邪教的侵蚀,坚决服从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努力培养教职人员“知法守法”、自然、自觉的素质和水平。

(三)端正教风展示良好形象。不仅以传统“爱国爱教”的内容要求寺院住众、信众,还组织教职人员、信教群众学习教内外相关规章制度,所有教众能够一如既往地遵守“维护道场清净庄严良好形象”的仪轨。寺务管委会积极组织开展教风宣传活动,在要求寺院住众坚定信仰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意加强对寺内人员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管理。宿燕寺至今未发生违反佛教教规和影响教风的行为。寺务管委会注意提倡教职人员在学习中提升素养和精神境界,努力使教职人员学修并重、举止文明,保持良好社会形象,从而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三、传承佛教理念,适应社会服务大众

泉州宿燕寺源自北宋,历史悠久,历来重视弘扬佛教有益社会、教化益人固有的功能,注重发挥宗教的正能量。

(一)用规范活动体现佛教文化。登记佛教活动场所以来,宿燕寺严格坚持每天的早晚课,逢佛教节日、观音圣诞、重大活动等都会举行科仪法事活动。如新春消灾祈福法会,寺院住众都精心举办祈福迎祥法会,表达佛教界对党、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通过举办义工培训大会,积极展示佛教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地发挥佛教文化的影响力。通过严谨规范的宗教活动,体现佛教界为社会服务,为信众服务的方式和能力,展示“和谐社会”整体中佛教的层次和境界。除此以外,宿燕寺还通过七月追思报恩法会,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祈福纳祥的心灵需求和愿望。

(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服务社会。积极为信众疏导减压,为社会化解矛盾。佛教场所不仅要满足信众敬香礼佛信仰方式的需求,作为佛教寺庙中专职的教职人员,宿燕寺还努力为信众答疑解惑,化解他们的心结和情绪,引导信众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自然地迎接社会的现实和挑战,以正常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近年来,信众因婚姻受挫、家庭变故、社会中彼此纠葛,社会青年思想认识和情绪不顺等等,来到寺中拜佛以求解脱的情况较多。对这些现象,寺院住众不是笼统地教人烧香叩头、祈求佛祖保佑,而是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发挥佛教传统文化对人身、乃至心灵的净化作用,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理清症结,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个别诚挚地沟通交流和疏导,有效地为他们解除了相应的心情郁结,不仅为这些信众解决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使有些家庭因此破镜重圆;使有些人在思想认识上不仅有新转变,而且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别人。

(三)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帮困助学。立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宗旨,“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积极“关注人生,关爱社会”。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教慈悲精神,从2006年开始,宿燕寺每年都乐捐周边社区—亭店、乌石、赤土、大乡、坑头、龙岭等7个社区老人会约14万,用于重阳节、春节前后老人的慰问、扶贫济困。2012年在区民宗局的指导下设立“鲤城宿燕寺慈善基金会”,每年捐赠10万元,总计100万元。款项8万元用于江南街道的助学奖金、扶贫济困、安老助医;2万元用于义诊赠药。2017年,宿燕寺积极响应市、区民宗局开展的“泉州宗教齐助力 百家场所帮百村”活动号召,2018-2020年,除江南街道“金秋助学”项目帮扶24万元外,还将为江南街道亭店社区杨鑫霖同学提供1.8万元助学金。并向崇福禅院、云莲寺、龙兴寺、观音阁、福州崇福寺、铜佛寺等6个寺庙捐助修建寺庙款约18万。今后,宿燕寺将在住持东清姑的带领下,继续无私奉献、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关爱扶助弱势群体。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