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伟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时间:2014-07-28 17:06

   精神家园是一个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范畴。对个人来说,精神家园是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对一个民族而言,精神家园是身份归属的标志、生存发展的支撑、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不同的内涵,同时也有一些超越具体历史发展阶段的、为各民族成员高度认同的核心内容。如团结统一的爱国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这些宝贵的精神价值,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赖以生存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和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引领者和集大成者。九十多年来,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使中华民族展现出与时俱进、奋发进取的崭新精神风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同时,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良好道德风尚的要求更加强烈。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宁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战略任务的同时,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作出了战略部署。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要求予以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合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要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把党带领各族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要全面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深入挖掘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和宝贵思想价值,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要以民族民间节庆为平台,充分利用丰富多彩、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文化形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大力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打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重点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族音乐舞蹈、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史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古籍挖掘、整理工作。积极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积极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要总结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建设经验,对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文化生态保持比较完整的区域进行整体保护。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努力形成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

  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普及教育,夯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群众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立离不开每个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学习与使用。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介,利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向各族群众宣传少数民族文化,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促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要把更多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各类学校课程中去,让青少年了解民族文化、喜爱民族文化,争做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更多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薪火相传,永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要加强与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合作,打牢维系两岸四地同胞亲情的文化纽带,共同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鲁迅先生曾经深刻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淬炼兴国之魂,凝聚强国之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