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15日电 (记者翟濯 牛少杰)“一根竹子还能当船划?”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比赛场地内,现场观众目睹了选手们的精彩发挥后,发出阵阵惊叹。
(9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比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图为选手在独竹漂女子60米直道竞速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
14日,本届运动会独竹漂项目全部比赛完毕。为期两天的赛事,不仅让平日平静的郑州龙湖水域热闹非凡,更让许多不了解独竹漂的北方观众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脚踩一棵楠竹,手持一根长竿,便可在水面上自由穿梭。独竹漂,这项神似“水上轻功”的运动,始于秦汉,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黔北地区。清朝时,独竹漂成为当地人们通行水路的一种交通方式和劳动技能。现今,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独竹漂已演变为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娱乐游戏和比赛项目。
独竹漂的知名度跨越千山万水,广受欢迎,始于其成为体育表演项目。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首度亮相便获得表演项目金奖。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正式被列为竞赛项目。
(9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比赛选手在独竹漂男子60米直道竞速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从第九届参赛队伍只有9个,到本届的13个,如今独竹漂越来越受到各地重视,参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贵州队独竹漂项目教练王馨平介绍说。据了解,本届运动会独竹漂项目参赛队伍中,除了贵州、广西等该项目传统强队外,河南、安徽等地也派出了选手参赛。
作为老牌独竹漂强队,贵州队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包揽了男子、女子60米和100米直道竞速等四个项目的一等奖,但本届运动会贵州队的发挥却并不理想。王馨平坦承,一方面是因为运动员赛前心理压力比较大,自身实力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也与独竹漂项目逐渐普及有关。
贵州队苗族选手胡朝贵,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届民族运动会独竹漂项目比赛。作为曾经的独竹漂男子60米和100米直道竞速“双冠王”,胡朝贵在本次运动会上却与一等奖失之交臂。谈起自己的失利,胡朝贵说:“其他运动员成绩上来了,恰恰说明独竹漂项目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9月13日,重庆队选手韦杨遮在领奖台上。最终,她以28秒270的成绩获得独竹漂女子60米直道竞速决赛第一名。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大家的实力都非常接近”,这是本次比赛中很多独竹漂运动员的共识。在多个项目中,很多比赛直至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运动员的成绩最接近的只相差了零点几秒。东道主河南队第一次参加独竹漂项目比赛,便获得了两个三等奖;云南队和广东队等参赛队伍,也各有奖项入账。
贵州队独竹漂项目领队王建中说:“目前独竹漂在全国普及程度比较高,除了贵州,其他像广西、重庆、云南、海南、福建等,独竹漂项目都发展得很快。国家民委对独竹漂项目非常重视,每年都会开展全国民体杯独竹漂比赛,这对普及和推广这项运动起到很大作用。”
“比赛当然希望自己队伍赢,但一家独大肯定不行。独竹漂运动有推广、有普及、有提高,生命力才能持久,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王建中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