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裴仙宫 杨晓翔道长
道教,是个尚善之道,道之尊,德之贵,都体现在慈与善上。裴仙宫,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宫观。一年来,从锦丰道长,到宫里的每一位道众,都深深被这种“慈善”品德、“慈善”文化所熏陶,人人之心皆慈,人人之举皆善,力所能及、身体力行做慈善,弘扬慈善,日积月累,取得了一些效果,发挥了点滴导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裴仙宫自新管委会班子成立后的累计捐助善款已达136万元左右,其中,近一年开展的救灾、扶贫、济困、助学助残等活动约50批次,总金额更是达到了57万元。现就慈善简要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与大家共勉。
一、在思想上求“深”,养成践行慈善的主动意识。将慈善活动与宫中事务相结合,形成了主动做慈善、默默做慈善的良好自觉意识。近一年来,裴仙宫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既从整体上支持慈善事业,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从宫观实际出发,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不搞“一刀切”。我们提倡“日行一善”,并发动大家一起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及时反馈给裴仙宫。这从思想上激发了裴仙宫每一个人做慈善的积极性。周边街道社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很多群众会来到裴仙宫,表示对裴仙宫送温暖、献爱心的感谢之情,而这些,都是在“日行一善”的倡议下,裴仙宫的道众、义工们,用一份份心意累计而成的,可以说,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在意识上,裴仙宫迈出了坚实一步。当慈善成为一种常态,成为裴仙宫的一种精神,我们也收获着宫观管理的提升,素质的提升,我们荣获了 “慈善之星”、“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贡献奖”, 特别是“全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的获得,说明裴仙宫通过倡导人人向善,取得了宫观建设的全面进步。
二、在营造氛围上求“浓”,将慈善贯穿于奉道修行中。氛围的营造,靠的是日常的点点滴滴。我们一是把慈善话题,作为管委会例会的一个固定内容,定期讨论。对于整体的慈善工作,做到定期向管委会汇报工作的进展、社会反响、接受资助方的动态情况等,大家一起出谋献策;对于每一个人,裴仙宫对宫里的好人好事,都在宣传栏进行宣传和鼓励。同时,利用讲经等形式,大力倡导做慈善的益处。二是结合一些特殊的节日,比如重阳节、拗九节,开展专门的助困、助老、慈孝传家等活动,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增进社会对宗教界慈善工作的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三是立足本职,将慈善融于宗教活动中。裴仙宫在慈善工作中,积极倡导信众奉献爱心,本着道教慈悲济世之心,将信众、道众、宫观的力量汇聚成为爱心的大洋,在出现大灾大难,流年天灾的时候,发挥裴仙宫所长,通过营造浓厚的宗教慈善氛围,真正发动各方力量,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各项救灾行动中,裴仙宫都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援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三、在活动内容上创新,结合实际把慈善做“实”。裴仙宫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把道教的慈善活动办成一系列的爱心信俗活动,爱心交流活动、爱心培养活动。比如,在重阳节的活动中,我们会采取在信俗仪式中通过很自然的方式,比如“引福”环节中,开展助贫助困,做到水到渠成,以人为本,又不做作,尊重了受助人的客观感受。通过与周边街道、社区的沟通联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有的放矢地主动关心街道社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送温暖、献爱心,上门慰问社区优抚对象,为困难户送慰问金,将一片暖暖爱心送到最最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身边。通过及时向主管部门了解情况,通过与各类院校间的互动,通过关注每一年的媒体“寒门学子”的报道,在捐资助学方面做了一些慈善。裴仙宫先后投入数十万元,为顺昌、柘荣、古田、宁化、平和、霞浦、福鼎、罗源、永泰等县市一些贫困村镇修桥铺路,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受到村民的好评,一座座方便出行的桥梁,一条条奔向致富大道的马路,见证着裴仙宫的善举,弘扬着慈善的精神。
慈善作为一种民族特质的优良传统,慈善文化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在这一方面,我们道教人士责无旁贷。公益慈善事业是散发着宗教人性光芒、造福大众和社会的崇高事业,裴仙宫所作的,只是点滴,还很有限。前方,任重而道远。愿我们都继续常存慈爱之心,常履慈善之行,继续用慈善与爱心铺就一条更加美好的修行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